中國與印度紡織工業大PK
來源:
|
作者:clothing-100
|
發布時間: 2015-03-17
|
1659 次瀏覽
|
分享到:
現在大家已經進入一個****的降低成本的歷史時代,紡織廠采用創新技術,提高電力效益,節約燃料,壓縮勞動力,把報酬與部門生產率凈增長相聯系。
中國企業削減工作機會,把工廠遷往海外或者工資較低的中國地區。在他們的報告中,中國紡織工業2007年出口1760億美元,直接雇傭約2000萬工人,現在正面臨緩慢下降的趨勢。
2008年1月-2月生產數據顯示,生產較2007年同期增長5.7%,而2007年增長19%,是自2003年以后的較低增長率。在廣東這個毗鄰香港
較近的東南省,也是中國的出口工業中心,今年1月-2月產量出現****的下跌11.30%現象,其部分原因是暴風雪災害以及2月中國新年放假,但同時,
美國和歐洲的需求也在下降。
美國一家采購中國服裝和紡織品的大采購商William Lowry在2008年4月中國較大的進出口交易會上接受采訪時說,中國產品的競爭力并非那么強勁。
他說,“ 我在考慮采購其他國家的商品。中國減少退稅以及美元貶值,導致中國產品價格較過去提高20%。”因此毫不奇怪,根據近期的一項工業調查,中國接近50%的棉紡織工業都想轉行,因為成本擴大和中國人民幣升值壓榨企業利潤。
Mr Lowry
并不知道情況與前幾年不同,他想從其他國家采購便宜紡織品,事實上,便宜貨源將相當有限。印度也在講述自己的故事。印度盧比升值,燃料成本飆升,加上棉花
價格大漲,印度紡織公司已經無路可逃,他們要么為自己的產品采購高價原料,要么面臨倒閉。例如,位于Ahmedabad
地區的MH紡織廠有限公司正在繼續把賣價提高15-20%,求助于大幅削減成本措施來挽救企業,包括裁減近500 個工人。
此外,MH 紡織廠把工人隊伍的平均年齡從55歲降至48歲,多利用提高成本效率的設備,電力費用節省近25%,利用完全計算機化轉向無紙化工作環境。即使紡織巨頭,如Arvind紡織廠,也在積極采取降低成本的措施。
現在大家已經進入一個****的降低成本的歷史時代,紡織廠采用創新技術,提高電力效益,節約燃料,壓縮勞動力,把報酬與部門生產率凈增長相聯系。